镫的意思

      镫

      繁体字 异体字
      拼音 dèng 注音 ㄉㄥˋ
      部首 部外笔画 12画总笔画 17画结构 左右结构
      五笔 QWGU仓颉 XCNOT郑码 PXJU电码 6989
      UNICODE 956B四角 82718区位码 7975笔顺 ノ一一一フフ丶ノノ丶一丨フ一丶ノ一

      基本字义

      (鐙)

      dèng ㄉㄥˋ

      ◎挂在马鞍两旁的铁制脚踏:马骨(听骨之一,形状像马)。

      详细字义

      鐙 dèng

      〈名〉

      (1)古代盛熟食器皿 [cooker]

      镫,锭也。从金,登声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即登也。古用瓦,后世范金为之,又制此字。”

      执醴授之,执镫。——《礼记·祭统》。注:“镫,豆下跗也。”

      (2)马镫 [stirrup]

      镫,鞍镫。——《广韵》

      (3)古同“灯” [lamp;light]

      兰膏明烛,华镫错些。——《楚辞·招魂》

      康熙字典

      【戌集上】【金部】

      《唐韻》都滕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都騰切,音登。《說文》錠也。《徐鉉曰》錠中置燭,故謂之鐙。今俗別作燈,非是。《楚辭·招魂》華鐙錯些。《劉公幹·贈五官中郞將詩》明鐙熺炎光。

      又山名。《山海經》鼓鐙之山。

      又與登同。《儀禮·公食大夫禮》實于鐙。《註》瓦豆謂之鐙。《疏》詩:于豆于登。毛傳:木曰豆,瓦曰登。《後漢·禮儀志》瓦鐙一,彤矢四。

      又《廣韻》都鄧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丁鄧切,音嶝。《廣韻》鞍鐙。《集韻》馬鞁具。《正字通》馬鞍兩旁,足所踏也。《韓致堯詩》和裙穿玉鐙。

      又《韻會》豆下跗。《禮·祭統》執鐙。《註》鐙,豆下跗也。《釋文》鐙,音登。

      又丁鄧反。

      说文解字

      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      【卷十四】【金部】鐙

      錠也。从金登聲。都滕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錠中置燭,故謂之鐙。今俗别作燈,非是。

      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
      錠也。祭統曰。夫人薦豆執校。執醴授之執鐙。注曰。校,豆中央直者也。鐙,豆下跗也。執醴者以豆授夫人。執其下跗。夫人受之。執其中央直者。按跗,說文作柎。闌足也。鐙有柎。則無足曰鐙之說未可信。豆之遺制爲今俗用燈盞。徐氏兄弟遂以膏鐙解說文。誤矣。生民傳曰。木曰豆。瓦曰登。豆薦菹醢。登薦大羹。箋云。祀天用瓦豆。陶器質也。然則瓦登用於祭天。廟中之鐙。笵金爲之。故其字从金。从金。登聲都滕切。六部

      方言集汇

      粤语:dang3

      English

      lamp; a kind of cooking vessel

        镫字组词

        别人正在查

      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