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

      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

      诗人 元好问朝代 元代体裁

      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

      今古北邙山下路,黄尘老尽英雄。
      人生长恨水长东。
      幽怀谁共语,远目送归鸿。
      盖世功名将底用,从前错怨天公。
      浩歌一曲酒千钟。
      男儿行处是,未要论穷通。

      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作品评述

      由词题不知,此词作于由洛阳赴孟津的途中。元好问自金宣宗兴定二年(1218)移家河南登封,此后一段时间行迹多在河南 。作者触景伤感,吊古伤今,来抒发自己的怀抱。

      北邙山,在河南洛阳县北。古代王侯公卿多葬此山,唐新乐府有《北邙行》,所以有“黄尘老尽英雄”的感慨。这里的“老尽”蕴含着作者对英雄不遇,空老京华的无限感伤,不由不发生人生长恨水长东”的慨叹“ 人生 ”句用李煜“自是人生长恨,水长东”句,但更为悲壮。作者的一腔幽怨无人共语,有英雄独立的悲凉 ,《远目送归鸿》有稽康“月送证鸿,手挥王弦”(《赠秀才入军》和贺铸的恨登山临水。和寄七弦桐 ,目送归鸿”(《六州歌头少年侠气》)意即有哀怨,又有不平之意。

      上片言情,下片说理,英雄无奈,只好作自我宽慰语:“盖世功名将底用,从前错怨天公”。功名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,唯有洗歌美酒,天伦至爱,才是人间乐事呀 。所以词最后 ,作者发出:“男儿行处是,未要论穷通”的感慨。这也正是他在收复失地,重返家园的理想行当国孝无恢复之谋的现实的矛盾之中 ,希望与失望情绪交织而构筑成情绪。

          别人正在查

        《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》元好问 《赠灵澈禅师》灵一 《山中述怀》姚合 《梦游洛中十首》蔡襄 《书怀》李流谦 《衡山何道士有诗声杨伯子监丞盛称之以杨所取》戴复古 《和高与权》戴复古 《楚州闻晚角有怀》蔡襄 《何季皋司理故人也作诗见相勉意二首》戴复古 《丙子重阳触事有赋绝句七首》程公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