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一本题作咏绣障

     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一本题作咏绣障

      诗人 胡令能朝代 唐代体裁

     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一本题作咏绣障

      日暮堂前花蕊娇,争拈小笔上床描。
      绣成安向春园里,引得黄莺下柳条。

     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一本题作咏绣障 作品评述

      这是一首赞美刺绣精美的诗。首句“日暮”、“堂前”点明时间、地点。“花蕊娇”,花朵含苞待放,娇美异常──这是待绣屏风(绣障)上取样的对象。

      首句以静态写物,次句则以动态出人:一群绣女正竞相拈取小巧的画笔,在绣床上开始写生,描取花样。争先恐后的模样,眉飞色舞的神态,都从“争”字中隐隐透出。“拈”,是用三两个指头夹取的意思,见出动作的轻灵,姿态的优美。这一句虽然用意只在写人,但也同时带出堂上的布置:一边摆着笔架,正对堂前的写生对象(“花蕊”),早已布置好绣床。

      三四句写“绣成”以后绣工的精美巧夺天工:把完工后的绣屏风安放到春光烂漫的花园里去,虽是人工,却足以乱真,你瞧,黄莺都上当了,离开柳枝向绣屏风飞来。末句从对面写出,让乱真的事实说话,不言女红之工巧,而工巧自见。而且还因黄莺入画,丰富了诗歌形象,平添了动人的情趣。

      从二句的“上床描”到三句的“绣成”,整个取样与刺绣的过程都省去了,象“花随玉指添春色,鸟逐金针长羽毛”(罗隐《绣》)那样正面描写绣活进行时飞针走线情况的诗句,是不可能在这首诗中找到的。

      沈德潜在论及题画诗时说:“其法全在不粘画上发论。”(《说诗晬语》卷下)“不粘”在绣工本身,而是以映衬取胜,也许这就是《咏绣障》在艺术上成功的主要奥秘。

      (陈志明)

     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一本题作咏绣障 作品出处

      全唐诗:卷727-2

          别人正在查

        《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一本题作咏绣障》胡令能 《少年游 别情》张可久 《巫山一段云 西江风雪》李齐贤 《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》马怀素 《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》裘万顷 《类试所戏,集杜句跋杜诗,呈监试谢昌国察院》杨万里 《君不见》赵汝鐩 《桃花源诗》陶渊明 《金丹诗四十八首》张继先 《长思仙》王吉昌